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审视中日关系的基本面
发布时间: 2011-09-01    作者:米庆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8-11
  字体:(     ) 关闭窗口

  自古以来,日本深受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之惠,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些政治家却视中国等周边国家为恶邻,不愿与之为伍,并力图把本国的前程置于压迫与掠夺之上,遂吞并琉球,染指朝鲜,借口出兵台湾,拉开了对外扩张的序幕,最终为之所累,导至崩溃境地。

  二战后,日本政治家可以、也应该“痛定思痛”,改弦易辙,但主流意识认为,“与强者为伍”才是历史所示之“正途”。战前的对外政策没有得到彻底清算,而且追随美国,缔结同盟,充当其在东亚的“战略伙伴”,以致同邻国虽有经济关系的增进,但出版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否定侵略战争和中国威胁论等言行不断,不仅恶化了与邻国的关系,也给自身发展带来了障碍。

  日本科学技术发达,国民勤勉,受教育程度高。只要发挥所长,便可弥补国土狭窄、资源贫乏之短。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而成为经济大国,就是最有力的证据。然而,战后新宪法的宗旨并未成为政治家的主导意识。军事机构日趋重要,军费开支日趋膨胀。这显然与日本国民的基本愿望相违背。

  在日本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有眼光的战略家及政治家。一切为己国着想,不易与邻国友好相处。日本一直有“神国”观念,认为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唯我独尊,唯利是图。而国与国相处,平等互利是基本准则。不遵循这个准则,就有可能被国际社会抛弃。当然,在日本也有说实话的正派政治家,但他们的声音未得到重视。那些坚持所谓“大东亚圣战”的所谓“正确历史观”的声音,绝不是日本国民的福音。如何确立“与邻为善”的国家理念,仍是日本政府需要解决的课题。

  中日关系十分复杂。两国关系出现波折,多与日本缺乏“与人为善”、“与邻为善”的意识相关。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日本是仁义的,如在战后赔偿问题上,放弃索赔,主要是考虑不增加日本人民的负担,但日本一些政治家不理解中国人的善意,动辄反问:我们不是有ODA(政府开发援助,包括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吗?不错,ODA对中国经济建设有帮助,但接受ODA是有条件的,与战争损害的赔偿是不一样的,何况ODA与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甲午战争后,日本在中国攫取了许多不平等权利。中国向日本支付巨额赔偿,再加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这一切迟滞了中国六七十年的发展。这个损失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

  一些日本人至今还纠缠南京大屠杀遇难的30万人数,让中国拿出具体名单。南京大屠杀经东京审判昭告于世,不容任何人篡改与翻案。数据不完整,责任也不在中国,而在于日本政府及军方的刻意隐瞒。

  说到对历史的认识,国人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现在有些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在表现日军侵华场面时,充斥大量臆想编造的内容。比如日军在杀人时的矛盾心理、厌战情绪等等。这些作为个别现象可能存在,但若过分渲染,再加没有日本侵华背景知识的铺垫,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好像日军干什么都不情愿,是被迫的,是军国主义的牺牲品。这种所谓从人性角度“再现”的细节,完全没有史实依据,是混淆历史是非,极易产生坏影响。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1.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嬗变及影响
    2. 战后中日关系的轨迹、特征与走向
    3. 中国对日国际舆论斗争评析
    4. 论中日关系机制化建设
    5. 直面拐点:历史视野下中日关系的演进与现实思考
    6. “亚洲的未来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7. 毛颖颖:抹杀历史就是破坏中日关系的未来
    8. 中日关系中的紧迫问题
    9. 中日民众对两国矛盾判断趋向成熟
    10. 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