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多边外交史
2011:中国努力维护总体向好的周边形势
发布时间: 2012-01-04    作者:    来源:新华网 2012-01-04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刘东凯、刘华)年末,中国同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之间的一系列高层互动,成为2011年中国外交的收官之作。

  今年以来,中国高层领导人先后出访周边20多个国家,几乎走遍所有邻国,努力营造和谐周边环境。中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稳步推进。面对全球重大战略意外迭出、周边复杂因素增加的新情况,中国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动摇,秉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政策理念不改变,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推动周边环境继续保持总体向好趋势。

  大力推动经贸合作打造地区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经济融合不断加深,成为本地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对象之一。201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东盟、中日韩、中国同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全面推进,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两年来已结出丰硕果实。今年,双方贸易额有望突破3500亿美元。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促进了相关国家具有相对优势产业的发展,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11月,中国-东盟中心正式成立,成为促进双方经贸、教育、旅游、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服务平台。作为东盟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中国在推动区域合作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同日本、韩国之间的合作也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态势。根据外交部提供的信息,截至10月,三国已建立17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0多个工作层交流合作平台,并于9月正式启动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12月16日,三国宣布完成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为启动自贸区谈判奠定了基础。

  目前,东亚已形成东盟、10+1(东盟与中国等对话伙伴)、10+3(东盟与中日韩)、中日韩、东亚峰会等多种机制并行发展的良好局面。中方强调,东亚合作要坚持东盟主导,突出发展、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增强10+1和10+3机制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这对于实现东亚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改善民生、保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中国同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今年中俄贸易额有望接近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双方还商定了2015年将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2020年提高到2000亿美元的新目标。两国政府还签署了关于经济现代化领域的合作备忘录,积极开展经济特区建设等方面合作,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在能源合作领域,今年,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双线通气并稳定运营。中国同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各项能源合作,有力地保障了中国能源安全,推动中国能源供给实现多元化。

  中国同中亚国家在非资源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扩大。12月初正式启动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第一个跨境经贸合作区,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人员往来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方兴未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已有20多个周边国家与中国就便利人员往来做出相应安排。中国公民出国办理签证日益便利,民间交流更加活跃。今年,中国同亚洲其他国家之间人员往来再创新高,与东盟的人员往来增速尤为明显。1月至9月,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009万人次。双方目前正致力于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合作,努力实现2015年双方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的目标。此外,中方还积极推动和落实2020年将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规模都扩大到10万人的“双十万计划”。

  中国还充分利用与周边国家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等优势,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据统计,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中三分之一以上在周边国家实施,中国已在亚洲30个国家建立了83所孔子学院和40个孔子学堂,派出千余名汉语教师和万余名志愿者,并为周边国家培训数万名汉语教师。

  同时,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媒体交流与合作也在大幅提升,中国主流媒体在海外落地持续推进,驻外记者站、海外制作室数量和人员不断增加。

  今年,中国同东盟举办了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同俄罗斯、日本等周边国家开展了一系列青年交流活动,还同俄罗斯举办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有关活动,同巴基斯坦举办建交60周年和“中巴友好年”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民间交往活动,中国同周边国家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的社会舆论环境变得更为友善。

  切实推进安全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和平

  构建和谐周边、和谐亚太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方向。

  今年6月,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之际,胡锦涛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宣布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还签署并发表《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强调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和重大热点问题上加大战略协作和协调配合,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中国营造良好国际和周边环境的重大战略意义不断上升。

  12月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他上任后的首次正式访问。双方就以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全面推进双边关系达成共识。胡锦涛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增进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共同开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局面。在野田访华期间,中方强调,中日要做好邻居、好伙伴,不要做对手。

  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第十个年头,也是组织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阿斯塔纳峰会全面总结了上合组织头10年发展经验,对组织未来10年发展作出战略规划。中方提出将2011-2012年确定为组织“睦邻友好年”的倡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在中方积极推动下,各成员国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与东盟的军事与安全交流也迈出新步伐。6月,中国国防部长首次出席亚洲安全大会(即“香格里拉对话会”)。中国还与美国、新加坡共同举办东盟地区论坛第三届防扩散与裁军会间会,并先后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高官会等会议,通过对话合作与地区国家应对共同挑战,推动地区和平稳定。12月中旬,中、老、缅、泰四国正式启动在湄公河开展联合巡逻执法工作,共同维护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安全。

  此外,中国同有关各方就朝鲜半岛、伊朗核、阿富汗、缅甸等地区热点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营造和谐地区环境

  近来,中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外交稳妥应对,化危为机,巩固提升了友好合作的主流,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外交策略。

  “近代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重要。”胡锦涛主席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中国始终把亚洲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友好谈判和平解决同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地区安全对话和合作,努力维护有利于亚洲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中国永远做亚洲各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他说。

  在中方积极推动下,中国同东盟国家在7月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指针,并于12月在海南召开“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国际研讨会,明年初还将举办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议和工作组会议。中方指出,愿同东盟国家着手探讨制订“南海各方行为准则”问题。有关各方全面落实宣言、加强务实合作的势头不断增强,充分表明地区内国家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矛盾和分歧大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并不回避矛盾和分歧,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矛盾,最大限度展现善意、智慧和耐心,同越南、菲律宾等有关国家达成了新的共识。

  与此同时,中国还同美国在亚太地区保持着良性互动。11月,中国领导人在美国夏威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亚峰会期间与美国领导人成功会晤。在此之前的6月和10月,中美先后举行了两次亚太事务磋商。专家指出,中美之间就亚太事务进行沟通,有助于推动两国在亚太地区实现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共同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有专家认为,美国加快了亚太战略调整步伐,力图构架美国主导的亚太政治、经济、安全架构,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给中美关系和中美在亚太的互动带来消极影响。

    1. 构建周边外交新格局
    2. 平衡把握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
    3. 周边外交视野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4. 苏晓晖:中国为何越来越重视周边外交
    5.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周边外交不容抹黑
    6. 高祖贵:周边外交迈向共同体建设新阶段
    7. 中国推进周边外交大战略
    8. 中国周边外交步入调整期
    9. 毛泽东周边外交思想的内涵与启示
    10. 习近平访问越南、新加坡前瞻:周边外交新高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