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文学艺术史
两位文化巨人的相会
发布时间: 2010-11-26    作者:朱 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哈里·莱文(Harry Levin)按美中学术交流计划,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来华访问讲学。具体接待事宜交给了外国文学研究所。当时在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室的我,做了接待计划,其中当然包括会见钱锺书先生。

  见面那天,我陪莱文教授乘车前往。钱、杨二位住三里河一栋公寓楼的三层。我们上去敲门。钱先生亲自开门。他站在门口请我们进去,笑嘻嘻地对莱文说,“啊,你是来参观我这个神话动物(原话mythological animal)……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哈哈!”

  我们坐下后,他们二位不待寒暄,立刻在世界文化的版图上纵横交错地漫游,一会儿希腊罗马,一会儿法国意大利,一会儿绘画,一会儿诗歌,他们有那么多共同的话题……

  我这不是见证着两位文化巨人思想碰撞的火花吗?可是为什么钱先生说自己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个“神话动物”呢?是他的谦虚吧?我心里琢磨着,不想时间已到,我们按时告辞出来。

  莱文教授坐在车里一路闷闷的,一言不发。快到宾馆了,他突然冒出一句:“我自惭形秽!”(原话“I am humbled”)

  我问:“为什么?”他说:“我所知道的一切,他都在行。可是他还有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我一无所知!”(原话He has another world that I know nothing about)他那口气,透着无限的遗憾。

  见了钱锺书而“自惭形秽”,应该很正常吧。至于我自己,我见了30年前招进来的研究生都自惭形秽,根本谈不上跟钱老同日而语。可是莱文教授不同。

  哈里·莱文,著作等身的哈佛顶级教授,据说Rudinsteine校长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望他当年的老师。莱文教授,他的高傲是有名的。连我们这些外人也有所耳闻。学生慕名而来选他的课,他还挑剔、拒绝。有时,拒绝的理由竟是:“你有幸(原话good fortune)选过我一门课啦。应当让让别人……”总之,莱文教授,你述说他一百个“不是”,也数不上“过分谦卑”这一条,何况“自惭形秽”。

  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见了钱锺书,莱文教授谦卑了,自惭形秽啦。他终究不愧为誉满西方学坛的名家,他有学者的眼光,他一眼就把这个神话般的人物认出来啦——他发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总之,知识分子、文人、学者、思想家、公共知识分子……当前,他(她)们在传承文化、改造国民性、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社会的承认。他(她)们的智慧、学识、为人,都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别人一眼就认出来。我们自己有幸跟他生活在一个时代,就更须珍惜。我们需要把这份遗产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动力。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1. “文化名家”不是包装出来的
    2. 我与钱锺书先生交往二三事
    3. 孤独的境界——读《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4. 在“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5. 追念钱锺书先生
    6. 钱锺书为胡乔木改诗
    7. 钱之俊:编辑钱锺书
    8. 杨绛的魅力
    9. 钱锺书两评周作人
    10. 幽默散文的背景与现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