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精神文明史
从文化权利保护 看西藏人权进步
发布时间: 2013-06-03    作者:钟声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5-20
  字体:(     ) 关闭窗口
  人权保障是以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为基础的,不可能不受其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西藏藏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保持或改革自身风俗习惯的自由等与文化权利相关的内容,被列入人权保障的大题目中,成为保护人权的重要方面,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西藏藏族人民更自觉地认识和梳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自觉不断提高。
  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文化传承后继有人。这为文化保护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005年,在阿沛·阿旺晋美等老一辈藏族代表人士的倡导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在北京成立。协会自成立以来广泛联系国内外有关组织和人士,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和学术研讨,组织藏学家和西藏艺术团出国访问,邀请国外友好人士访问西藏,推动社团、企业和个人提供资助等方式保护和发展西藏文化,维护人权,促进西藏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和共同繁荣进步。目前,协会已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经常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会议,把民间保护和发展西藏文化的情况介绍给国际社会。
  中国积极支持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广泛开展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藏学研究已成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学科。有关研究机构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中国还设立了专门奖励藏学研究成果的“珠峰奖”。不少机构同时招收藏学研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培养更多的藏族和其他民族的专业人才,为藏民族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宗教交流、艺术交流、农耕科技交流不一而足,留下珍宝无数。近年来这方面有许多可喜的成果。比如,西藏的演出团体到北京和内地一些中小城市甚至街镇演出,让许多内地观众近距离感受藏文化的魅力。西藏自治区藏剧团与中国京剧院联袂创排大型新编历史剧《文成公主》,将藏戏精髓和国粹京剧相结合,是文化的交流、交融之作,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和专家的赞誉。
  内地也有很多人在学习和了解藏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为满足他们的需要,特别推出了“大众藏学”系列丛书,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旅游和饮食、服饰等,颇受欢迎。
  谈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保护以及人权保护,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国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在民族政策指引下,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人权保护将不断进步。
    1. “零距离”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2. 论文化治理与文化权利
    3. 公共政策视域下的文化权利保障
    4. 论文化权利的宪法保护
    5. 作为权利的文化
    6. 中国人权事业阔步前行
    7. 十八大代表于丹:我们不能“富而不贵”
    8. 构建农民工文化权利实现路径
    9. 专家:文化权利如何实现 文化需求怎么释放
    1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