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医疗卫生史
新中国前30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 2010-04-16    作者:李德成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04-16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着手在农村构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依靠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计划地培养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到80年代初,在全国农村建构了一种全新的医疗卫生体系模式。 

  一、新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创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其中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和推广,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广泛培养,被一些国外专家赞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为缓解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提高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卓越成绩,因而受到广泛的赞扬。这一“中国模式”是在一个百废待兴、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度里创建的,是通过短时间、大范围、低费用、高效率地培训出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从而解决了广袤区域内巨大人口所需的基本医疗服务问题,在世界历史上可谓独一无二,因而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1],并被誉为成功的“卫生革命”。[2] 这种模式的创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不断推进制度与政策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下,国家获得了非同寻常的适应能力。 

  1949年,新中国所面临的是一个经济萧条、社会危机重重、科学文化卫生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局面。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流行而卫生资源却十分匮乏,当时,全国中西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只有505040人,卫生技术人员仅占总人口的0.92‰。全国仅有医院2600所,病床80000张(平均每千人口0.15张),占全国人口85%以上的农村仅有病床20133张。据1947年统计,全国县医院只有1437所,且都非常简陋,每所医院平均只有十余张病床,医疗设备甚少,至于村、镇的卫生医疗机构更是屈指可数。与此同时,药品供应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化学药品不能自制,连最简单的医疗器械也要依靠进口。[3]有限的卫生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在广大农村地区除有少数中医郎中外,医务人员更是非常稀缺。即便是乡村的中医郎中也主要集中在圩镇或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更是非常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基层医疗机构。

  面对这一状况,新中国必须发展覆盖全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以有效解决人民迫在眉睫的缺医少药问题。但是,发展什么样的医疗卫生体系才能有效解决地广人多、经济落后的中国的卫生问题呢?新中国选择了异于西方的医疗模式,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重大革新性的公共卫生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依靠经很短时间培训出来的较低技能的医护工作者,发展劳力密集而不是资本密集的医疗技术,强调预防和初级保健,集中精力实施公共卫生计划而不是单纯关注个体健康。在这一卫生思想指导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依靠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计划地培养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卫生体系,使农村基层医务人员与上一级医务人员以及城市里更高级的医务人员联系起来,使其医疗技术得到不断提高。 

  二、合作医疗普及前农村卫生人员的培养模式 

  新中国刚成立,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疾病泛滥的问题,适时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国家首先结合疾病预防工作,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并派遣卫生人员到各地调查传染病情况和制定疾病预防计划。在预防计划实施之前,首先必须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医疗卫生体系就必须发展卫生人员,以充实扩大了的基层卫生保健机构。于是中央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计划在农村培养基层卫生人员,以缓解卫生资源缺乏的压力。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具体实施办法(草案)》,指出:“根据1951年工作计划为逐渐建立和发展基层卫生组织之目的,必须培养大量基层卫生人员”,并将基层卫生人员分为:卫生员、妇幼保健员(助产助理员)、护士助理员三种。提出卫生员应从“工农子弟、小学教师(包括乡村小学教师及民校学生)中选拔,男女不限”;“妇幼保健员、护士助理员以乡村旧式产婆、高小毕业的女生、工厂女工、农村妇女及小学教师为对象”。对他们进行“短期训练,以不脱离生产为原则”。训练方法为“卫生员由区级卫生所负责训练(如该所未成立时得由县卫生院代为训练);妇幼保健员、护士助理员由县卫生院负责训练”。[4]同时规定了卫生人员训练班课程表,护士助理员、妇幼保健员培训期为半年,卫生员培训时间为8周。

    1. 新中国前30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养模式探究
    2. 曲折与前行:新中国前30年古籍整理历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