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人口资源与环境变迁史
大力植树造林 确保实现“两增”
发布时间: 2010-03-11    作者:顾仲阳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3-11
  字体:(     ) 关闭窗口

——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胡锦涛主席2009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2010年是实现这一“两增”目标的开局之年,在第三十二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就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专访了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记者: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对我国森林资源的增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贾治邦:自1981年开始,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我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绿播绿大行动,形成了全社会搞绿化、全民植绿护绿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21.1亿人次,义务植树563.3 亿株。 

  在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同时,我国相继实施了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最近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9.25亿亩,比上一次清查净增3.0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净增11.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人工林面积达到9.3亿亩,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记者:今后应该如何拓展义务植树的渠道与途径,提高公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贾治邦:在新的形势下,全民义务植树要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 拓展渠道与途径,增强活力与成效。一要广泛动员,让更多的适龄公民直接参与义务植树。特别是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团体、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属地或所属的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二要搭建平台,让更多的适龄公民以间接方式履行植树义务。特别要鼓励公民从事育苗、林木绿地认建认养,以及“以资代劳”等方式履行义务。三要开辟渠道,让更多的适龄公民以捐款或购买碳汇的方式履行植树义务。特别要鼓励公民或企业、组织向绿化基金会捐资,向绿色碳基金购买碳汇,由这些公益性组织代为植树造林。  

  记者: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如何理解林业的这一特殊地位? 

  贾治邦: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的独特作用,以及森林固碳所具有的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同时,木制品的储碳能力也很强。据日本《木材工业》报道,全球木制品碳储量每年约增加6000万吨。三是替代功能。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途径。《哥本哈根协议》明确指出,减少由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至关重要,前景广阔。 

  记者:那我国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做出了哪些贡献?

  贾治邦: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活动中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2007年在第十五次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要由18.21%提高到20%,并倡导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又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近年来,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及《林业行动计划》,在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中,我国每年人均植树2株以上,为实现这项运动的目标作出了巨大努力。 

  我国发展和保护森林,增加了森林资源,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亮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森林资源的最新评估,在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约1亿亩的背景下,我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6000多万亩。最新清查显示,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我国发展保护森林资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新的一年,国家林业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 

  贾治邦:近年来,全国各地把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掀起了兴林、种树、护绿的热潮,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2009年全国完成造林7157万亩和8827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3.3%。 

  2010年我国要全面强化生态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状况。计划全年完成造林任务888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25亿株,并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国土绿化,为实现 “两增”目标开好头。一要继续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及三北、长江、沿海防护林等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等基地建设。二要大力推进身边增绿。结合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森林厂矿、森林营区创建活动。切实落实部门造林绿化责任制,大力推进铁路、公路等部门绿化。三要努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管理,突出抓好区域性、示范性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增加混交林和乡土树种比重,注重封山育林,强化自然恢复。

    1. 北京2015年植树造林首选吸尘抗霾树种
    2. 李玉滑:植树造林不能搞形式主义
    3. 不要轻率“改造”荒山荒地
    4. 让义务植树成为 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5. 大旱的警示
    6. 习近平: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7. 学习弘扬“右玉精神”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8. 科学定位育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9. 军报刊文:军地携手构筑京津生态屏障
    10. 打造环京津绿色生态涵养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