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辨析 >> 维护国家荣誉 >> 关于“中苏关系”
“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 2016-12-06    作者:彭波 郑德荣    来源:天府新论 2016-03-0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苏联模式曾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却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重大转变。在党的八大前夕,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并在此后带领全国人民对走出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遗憾的是,由于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向"左"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目的并未根本达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桎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文见附件

  1. _以苏为鉴_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起点_彭波.pdf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观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7.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课题
  8.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