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返回首页
名师传道
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路径与理论建构
作者:王记录 张嘉欣    发布时间:2017/07/10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从学术渊源上看,中国公众史学是美国公众史学与中国本土史学大众化交融汇合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众史学传入中国,在新世纪引发了史学界对公众史学概念、特性的讨论,并试图以此为参照建构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中国本土史学大众化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大众化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上同时起步,成为中国公众史学的本土学术资源和实践基础。当下,中国公众史学在发展路径上应立足本土,借鉴西方,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自身社会及历史实际的公众史学发展道路。在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上,必须考虑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特点及公众史学与专业史学的复杂关系。继续进行多学科对话,深化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丰富的实践催生原创性理论。加强公众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利用不同的文化资源丰富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样态。 

  全文见附件 

  1. 公众史学在中国_发展路径与理论建构_王记录.pdf
  1. 公众史学与口述历史:跨学科的对话
  2. 公众史学视野下的个人史书写
  3. 公众史学的定义及学科框架
  4.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知识大众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向
  5. 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
  6. 中国,必将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更好发展!
  7. 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绿色动力
  8.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9. 刘须宽: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及实践
  10. “至少每年来一次中国”续写中法友谊新篇章
相关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