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中国社会 >> 新中国社会发展成就
我国社会慈善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发布时间: 2009-09-27    作者:卫敏丽    来源:新华社 2009-09-27
  字体:(     ) 关闭窗口

辉煌60年:我国社会慈善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据民政部统计,仅2008年一年,我国慈善捐款捐物过千亿元,志愿者数千万计。福利彩票发行22年来销售总额达到3300多亿元,筹集公益金11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以慈善文化、慈善组织、慈善政策、慈善募捐为基本架构,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07年,民政部成立慈善事业协调办公室,承担起慈善事业发展的部门职责,加大了指导慈善事业发展的力度。2008年9月,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三定”方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成立,并设立慈善和社会捐助处,明确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管理职能和机构;同时设立社会工作司,负责拟定社会工作发展规划、政策和职业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规划。

  此外,我国慈善制度化建设成效明显。信息披露制度、表彰激励制度、第三方评估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建设等逐步建立和完善。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慈善事业协调机制取得重大突破,慈善制度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慈善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稳步发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主力军。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8万个,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网络。

  此外,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有38万多个,以非正式登记的方式存在的草根组织大约有75.9万个,其中,很多是专门从事慈善事业的慈善组织,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组织在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1998年抗洪、2005年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2008年抵御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聂全增是一位从事甲骨文研究的学者,他的甲骨文书法艺术享有盛名。但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公益慈善使者。他所参加过的公益慈善活动涉及关爱残疾人和老年人、支持妇女健康工程、支援灾区等。去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他捐赠了价值100多万元的书法作品。

  “研究传统艺术的人对公益慈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慈善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美德。”聂全增对记者说,“很多艺术大家都很热心公益慈善。”

  慈善,不仅是物质的救济,更多的是弘扬慈善的观念,塑造人人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讲,目前我国慈善文化传播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慈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扩大了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慈善之星”、“慈善人物”、“慈善大使”的评选,“慈善活动周”、“慈善音乐会”、“慈善书画展拍”等活动的举办,倡导了慈心义举,营造了慈善氛围,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慈善事业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我国的慈善事业正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处在较好的发展时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