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中国科技
“十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回顾系列报告
发布时间: 2009-06-26    作者:肖云    来源:国史网 2009-06-26
  字体:(     ) 关闭窗口

“十五”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第十个五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的五年。五年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硕果累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市场健康发展。

  一、科技投入快速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十五”时期,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2004年科技经费投入4004亿元,比2000年增加1954亿元,年均增长18%。初步测算“十五”时期科技经费投入累计达到16844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6倍。

  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是我国科技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095亿元,是200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初步测算“十五”时期财政科技拨款累计达到48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倍。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自主创新活动的直接体现。“十五”时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达到1966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长2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23%,比2000年的0.9%增加了0.33个百分点。其中用于基础研究117亿元,应用研究400亿元,试验发展1449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52.62.1倍。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66.8%22%10.2%,支出额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45%67%162%

  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科技活动日趋活跃,科技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13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921亿元,年均增长21%,占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的比重从65.5%增加到72.9%。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4亿元,年均增长25%,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比重从60%增加到66.8%

  二、科技队伍继续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五”时期,国家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把发现、培养和稳定科技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使我国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

  2004年,我国科技活动人员达到34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25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26万人和20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达到64.7%,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到115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93万人年,均比2000年增加了23万人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部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比例达到80%,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三、科技成果举世瞩目,专利事业发展迅速

  “十五”时期,不断改善的科技发展宏观环境,形成了鼓励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和氛围,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十五”前四年,全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1.7万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8623项,应用技术成果10万项,软科学成果5760项。2001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直接观察分子内部结构,这项技术为纳米器件的制造,寻找物质新特性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002年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将为人类最终揭开水稻遗传奥秘做出重要贡献。2003年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家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浓缩,并利用这一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最为关键的单元器件—量子中继器,为未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004年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拉开序幕,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上抢得先机。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多人多天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十五”时期,我国专利事业一直呈快速发展趋势。2004年我国专利部门共受理国内专利申请27.9万件,专利授权15.1万件,分别比2000年增加13.9万件和5.6万件。在受理的国内专利申请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增长较快,2004年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6.6万件,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6.9%,比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增长高8.2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占三种专利申请的比例达到23.6%,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十五”时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现价计算,200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769亿元,比2000年增长167%,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14%,比2000年增加2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6341亿元,比2000年增长130%,增幅比全部工业高5个百分点。200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8万元,比其他行业高2.4万元。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提升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654亿美元,是2000年的4.5倍;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占全部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9%,比2000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五、技术市场健康发展

  “十五”时期,我国技术市场健康发展,交易日趋活跃,交易规模逐渐扩大。2004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比2000年增加2.4万项,增长9.8%;成交合同金额达到1334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50万元,比2000年增加23万元。

  从技术合同的种类构成来看,2004年技术开发合同成交6.6万项,比2000年增加1.9万项,占全部成交合同数的比例由2000年的20%提高到25%;成交金额达到509亿元,比2000年增长112%,占全部成交金额的比例由2000年的37%提高到38%。从技术合同的卖方类型构成来看,工业企业作为卖方签订的技术合同达到8.9万项,比2000年增加4.8万项,占全部成交合同数的比例由2000年的17%提高到34%;成交金额达到754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倍多,占全部成交金额的比例达到57%,比2000年增加3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社科司 肖云)

    1. “十五”时期的社会事业发展
    2.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3.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