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民族 >> 少数民族
高山族
发布时间: 2009-08-11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8-11
  字体:(     ) 关闭窗口

    

高山族姑娘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分布在祖国大陆的高山族共有4461人,以福建、河南、广西等省区较为集中。1989年前后,台湾省高山族人口约为50万人。高山族各族群都有自己的语言,高山族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闽南、客家方言是高山族对外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

杵舞欢歌牵两岸:高山族

 郭志超 

  高山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民族之一。1953年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务院有关单位正式采用并公布高山族这一名称。台湾使用“山胞”,1994年以后改称“(台湾)原住民”。

  据台湾有关部门的统计,截止到2008年,台湾少数民族人口为45.9578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02%。大部分居住在台湾省18个县所辖的30个山地乡和25个平地乡、镇,相对集中的县市主要为花莲县、台东县和屏东县,约有三分之一散居于台北、台中、台南、嘉义、新竹、高雄、基隆市等城市。祖国大陆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主要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从台湾迁入,最集中地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

  高山族的现代民族学识别,奠定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居住在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以及兰屿岛的土著族群被识别为九族。“九族”也是台湾民间对除平埔族以外的高山族九个族群的俗称。这九族即为:泰雅、赛夏、曹(1998年更名为“邹”)、布农、卑南、鲁凯、排湾、阿美、雅美(1998年更名为“达悟”)。台湾南投县日月潭畔,建有集传统民族文化的收藏与保护、宣传与展示,以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设施———“九族文化村”,就是这九族的文化荟萃。

  根据考古学研究,中国大陆东南是南岛语族的发祥地。中国大陆东南的土著族(古越人),就是原南岛语族。由大陆东南东迁至台湾的原南岛语族(古越人)是台湾少数民族的早源和主源。后来,南洋群岛的少数南岛语族人口又逆向迁入台湾,成为台湾少数民族的晚源和次源。三国时的“夷洲民”(或称“山夷”)、隋唐时的“流求人”,明代的“东番人”,是台湾少数民族及其先民的古称。当时文献记载的断发、文身、凿齿等典型的古越人习俗特征,长期普遍延续,至今或有遗存。

  高山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不同族群或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目前所知,至少有15种语言,大致归类为泰雅、邹、排湾三大语群,没有民族文字。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非常丰富。

  高山族的传统生产,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传统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稻、粟、薯、芋为常用食物。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稻米为多数族群的日常主食,台湾少数民族喜好烟酒和嚼槟榔,爱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住宅类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顶半地下房子等,大都呈长方形或四方形,有门无窗。工艺技术主要体现在木、竹、藤的加工上。雕刻、编织等手工艺颇有盛名。木雕、木刻粗犷简约,藤编、竹编技艺细腻。祖国大陆的厦门等地的博物馆收藏不少这类的木雕和竹藤编器。

  高山族具有艺术才能的禀赋。唱歌舞蹈,原本就是他们日常生活、节庆活动与心灵表达的一部分,无论是劳动、婚宴、祭祀等,均有歌舞表演。挽手合围或横列,顿足踏歌,富有感染力。雅美人的甩发舞、赛夏人的矮灵祭舞、阿美人的丰收舞等,各具特色。传统乐器有鼻笛、鼻哨等管乐器,木鼓、木琴、杵臼等打击乐器,以及弓琴等弦乐器,奏乐悦耳动听。邵族水社的杵乐,是飘荡在日月潭的天籁之音。台湾少数民族性格豪放,热情好客,习惯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 

  高山族仍保留原始宗教的一些信仰和仪式,崇拜精灵,各族群信仰的神灵不一,有天神、自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灵妖怪。祭仪有农事祭、狩猎祭、渔祭、祖灵祭等。现在,高山族宗教生活中形成原始宗教信仰和多种宗教和民间信仰交错并存的局面。高山族传统的蛇、鸟崇拜,保存着古越人典型的文化特质。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高山族同胞愈来愈频繁地组团访问祖国大陆,多次应邀观摩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交流领域从文化艺术扩展到经济产业。2009年8月台湾高金素梅率领80多名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代表访问北京,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国台办代表祖国大陆将筹集的专项用于台湾少数民族的赈灾款2000万元人民币交给高金素梅。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的新情旧谊,永无停歇地被海峡的波涛传诵着。

作者为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东南民族史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

   高山族禁忌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日常食俗  高山族以谷类和薯类为主食。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布农人在制做主食时,将锅内小米饭打烂成糊食用,排湾人喜用香蕉叶子卷粘小米,掺花生和兽肉,蒸熟作为节日佳肴,外出狩猎时也可带去。但作为狩猎带去的点小,馅里一般不加盐巴等咸味调料。泰雅人上山打猎时,喜用香蕉做馅裹上糯米,再用香蕉叶子包好,蒸熟后带去。排湾人喜欢将地瓜、木豆、芋头茎等掺合在一块,煮熟后当饭吃。雅美人喜欢将饭或粥与芋头、红薯掺在一起煮熟做为主食。外出劳动或旅行,还常以干芋或煮熟的红薯及类似粽子的糯米制品为干粮。排湾等族狩猎时,不带锅,只带火柴,先将石块垒起,用干柴禾烧热,再在石块底下放芋头、地瓜等,取沙土盖于石块上,熟后食用。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雅美人食用芥菜时先将正在生长中的叶擗下来,用盐揉好,放两三天后才吃,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继续生长。高山族普遍爱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山林里的野生动物很多,如野猪、鹿及猴子等的肉都可入菜。排湾人不吃狗、蛇、猫肉等,吃鱼的方法也很独特,一般都是在捞到鱼后,就地取一块石板烧热,把鱼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盐即可食用。排湾人小孩不许吃鳗鱼,甚至其他鱼的鱼头也不让吃,认为吃了鱼头不吉利。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他们还喜欢将打来的猎杀好去皮,加盐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腌存,供几个月食用。保存食品常用腌、晒干和烤干等几种方法,以腌制一、两年的猪、鱼肉为上肴。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在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节日、礼仪、祭祀食俗  高山族性格豪放,热情好客。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老牛,置酒摆宴。布农人在年终时,用一种吃“希诺”的植物叶子,包上糯米蒸熟,供本家同宗人享用,以表示庆贺。高山族节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种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不仅可作节日期间的点心,还可作为祭祀的供品。也将糯米做成饭招待客人。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种种,以排湾人的五年祭最为隆重。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婚礼及宴请的场面十分丰盛和壮观,尤其要准备大量的酒,届时参加者都要豪饮,并有不醉不散的习俗。“丰收祭”这天,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每年举办一次。排湾人在欢庆的日子里常用一种木质的、雕刻精美的连杯,两人抱肩共饮,以表示亲密无间,如有客至,必定要杀鸡相待。布农人在宴客时先把鸡腿留下来,待客人离去时带在路上吃,意为吃了鸡大腿,走路更有气力。鲁凯人善以垒石为灶烤芋头,经烘烤的芋头外脆里软,便于携带,也常带给客人路上食用。排湾人婚庆时,将小米磨成粉,加水搅糊,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置于沸水锅中烧,熟后捞出食用。

  典型食品  高山族,十个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食品,其中典型食品有:腌肉,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储存肉类的方法,其中泰雅人腌猴肉和阿美人腌鹿肉和野猪肉别具一格;咂酒,高山族排湾人、布农人土法酿制的一种米酒。

  高山族各族群介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