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民族 >> 少数民族
阿昌族
发布时间: 2009-07-14    作者:刘江    来源:光明日报 2009-07-14
  字体:(     ) 关闭窗口

 

 

阿昌族姑娘 徐晋燕 陈安定 摄影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地,其余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市的龙陵和腾冲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为33936人,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阿昌族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通用汉文和傣文。

 

白象驮福刀传情

   在群山绵延、河谷纵横的中缅边境,仅有三万余人的阿昌族人把家园垒在半山半坝的坡地上,大山托着他们的脊梁,泉水拨动着他们的心弦。在这里他们把人类文明的种子播撒,把历史进步的奇葩浇灌……

  始见于唐朝时期汉文文献记载的寻传蛮,连接着遥远的氐羌族群和阿昌族的血脉,沉积着中华民族大家庭演进文明的历程。寻传蛮分布于云南西部澜沧江上游东西两岸,东至金沙江合流地带、西达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交汇的广阔区域内。元明时期,寻传蛮已经是开发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主人,被称为萼昌”“峨昌阿昌,分布于德宏州梁河县的囊宋、九保两乡和陇川县的户撒乡,逐步形成近代以来人口分布的格局。

  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从阿昌族先民的家园旁穿过。置身于阿昌族村寨,随处可见外来文化在这里生根开花,就如那接踵而至的民族节日,早已汇聚成阿昌族的文化传统,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春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佐证了阿昌族文化中汉文化的源远流长;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以及村寨边古老的佛寺传达着阿昌族人对佛祖的信仰,赋予阿昌族与有着共同信仰的当地傣族人共同的佛教文化特征。高悬于佛塔顶端的铜铃不时地在微风中唱着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歌;火把节上点燃了千百年的火把是阿昌族人与藏缅语族各族兄弟之源流的旁证;阿露窝罗节讲述着阿昌族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是他们追随祖先的脚步,传承祖先的历史的节日,每当节日的钟声敲响,阿昌族同胞身着盛装,汇聚到矗立着绘有青龙白象、五谷、六畜等图案的牌坊为标志的广场上,在托起的始祖射下假太阳的巨大满弦弓箭前欢歌起舞,那看不完的笑脸,唱不尽的歌,歇不下来的锣鼓,停不住的舞步,向世人传达着他们的幸福和喜悦,憧憬和向往,自强和团结。

  阿昌族人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没有消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眷恋和爱戴。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却有着丰富灿烂的口承文学,其体裁包括各种神话传说和涉及万象的民间故事,耐人寻味的民歌……壮美的长篇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人的骄傲和自豪,它讲述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人类及其各种生物的由来,涵括了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和人祖英雄神话,被誉为西南游牧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阿昌族称它为阿公阿祖的路。这条路在阿昌族人的子孙后代中延伸和传颂,在新世纪的歌声中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聚族而居,完好地保留着对本民族语言的使用,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今天,他们更加关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赶集路上 徐晋燕 陈安定 摄影

  民歌是阿昌族人记忆历史,抒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对未来的畅想,对人间悲欢离合情感的最生动的艺术样式。祭司用古阿昌语吟唱古朴厚重的祭祀歌和叙事歌,传颂着祖先缔造的文明和真谛;习俗歌、山歌折射出阿昌族的智慧、幻想和不凡的创造力;更令人叫绝的是,这样一个日日月月使用着本民族语言的阿昌族人,会用汉语吟唱那样优美,那样意味深长的山歌,一曲妹是炭来哥是火,只要有你就有我;莫闲火塘冷灰盖,吹红火炭就见哥……”唱出了阿昌族对汉文诗句”“手法的如此造诣,印证了当地一句汉人的腿,阿昌族的嘴"的赞誉。张口即调,出口成歌,是阿昌族人对民歌热爱的真实表达,无论是朋友相聚还是婚丧喜事,无论是起房盖屋还是节日庆典,他们都要背来多少箩山歌挑来多少担调子,在阿妹唱来阿哥和,山歌唱了几十箩的喜悦中,对不完的山歌荡漾在山水间,回响于阿昌村寨,宛如山野里叮咚的泉水,清纯、灵秀。那是阿昌族人对生命与爱情的吟唱,那是迸发出的粗犷纯朴、大胆热烈、率真风趣的情感。

  多元宗教信仰,昭示着阿昌族文化之厚重。阿昌族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以特有的方式阐述着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在阿昌族家家户户的堂屋正中,都供奉着祖先的神灵;在寨子头的古树下,竖立着祭拜护佑一方清吉平安的寨神色曼和地方神色勐的石柱,每年他们都要定期举行神圣的全寨共同祭祀神灵的民俗活动;春节时,他们祭拜天地祈祷风调雨顺;播种时,他们请来谷魂婆婆守护稻田;火把节时,他们高举火把赶走瘟疫和病虫灾害;结亲时,他们跪拜床公床母以求赐子赐福……南传上座部佛教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佛教、道家、儒家思想精髓融入他们的信仰体系中,以和为贵”“善为本的伦理道德和村规民约正是这些传统信仰升华出的规范。行善积德、尊老爱幼、诚实本分、勤劳俭朴、勇敢坚定是阿昌族的崇尚。

制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阿昌刀 徐晋燕 陈安定 摄影

  这是一个聪慧灵巧的民族。织布和铁器制作是阿昌族男女传统的看家本领,是阿昌族文化艺术之精粹,过去当地有伙子看打铁,姑娘看纺织的俗话,妇女织的节子花筒裙布工序的复杂,非具备娴熟的技能者莫为。男子打造的铁器,曾经是中缅边境各民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素有削铁如泥、吹发即断、柔可绕指之美誉的阿昌刀深受各兄弟民族的青睐,它是生活在高山中的中缅两国景颇族、傈僳族男子砍草劈路的工具和防身自卫的武器,还是傣族、阿昌族男子标榜成年英姿的佩戴。阿昌刀带着民族魂远行到青海、西藏,为藏族男子彰显强悍……阿昌刀被国家相关部委评为最佳民族特需工艺品,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昌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那特色鲜明的妇女高包头、节子花筒裙和花腰带叙述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那织在毡裙和腰带上的花纹图案,相传是祖先迁徙的路线和种植的棉花及瓜豆的种籽。走进阿昌族人家,只见妇女腰系织布的皮刳席地而坐,手中的木梭来回飞舞于数米长的经线间,在辛劳中编织对生活的责任和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晚间,热情好客的妇女端来了风味独特的过手米线,男人们献上香纯沁人的小锅米酒与客人开怀畅饮,对酒当歌。

  当改革的春风吹拂阿昌族村寨,阿昌族奋力向前,实现了跨世纪的飞跃和巨变。党的富民兴边战略,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特别扶持和关怀,把阿昌族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如今,阿昌族村寨日新月异,宽敞的柏油马路通达家家户户,电视机、录相机播放着世界的文明与进步,电话、手机传达着各种信息,忙碌的人们骑着摩托车去田间,开着拖拉机运回沉甸甸的稻谷,满山的茶园吐露新枝,清香的茶叶为他们增添经济财富。阿昌山寨建起了第一个灯光球场,第一个文化活动广场,第一座文化展示中心,第一条环乡公路……昔日从没有过的学校把他们的孩子一批又一批送出,送到大学学堂,送到建设祖国的前沿。阿昌族各种人才在锻炼中成熟,诗人和作家在这里辈出和成长,他们汇聚成一条澎湃的河,一股团结紧密的绳,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刘江为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教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