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国家概况
地理概况
发布时间: 2009-08-19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8-19
  字体:(     ) 关闭窗口

地形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中国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撞击隆起形成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滨是第三阶梯,平均海拔200米至500米,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地形的主要特征 

河流和湖泊

   中国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多达1500余条。由于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河源到河口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注入海洋的外流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等向东流入太平洋;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向东流出国境再向南注入印度洋,河流的上方是长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则向北流出国境注入北冰洋。流入内陆湖或消失于沙漠、盐滩之中的内流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2179公里

长江流域图

   长江the Yangzi River(Changjiang),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为世界第三大河。其上游穿行于高山深谷之间,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2亿千瓦,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建有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长江也是中国东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天然河道优越,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黄河流域牧场丰美,矿藏丰富,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黑龙江是中国北部的大河,全长4350公里,其中有3101公里流经中国境内;珠江为中国南部的大河,全长2214公里。除天然河流外,中国还有一条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它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北起北京,南抵浙江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主要河流简表

   中国境内湖泊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是湖泊最多的两个地区。前者为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其中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最大,面积3583平方公里;后者主要分布着咸水湖,有青海湖、纳木湖、奇林湖等,当中以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最大,面积4583平方公里。   

   主要湖泊简表  

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东半部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高温多雨,为大陆性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西北地区则因地处内陆,为海洋季风所不及,是内陆干旱气候。

   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分属从中温带到亚热带的各气候带。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五个气候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可达1500毫米以上,西北内陆只有200毫米以下。

   中国的气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