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天河”引来幸福水——红旗渠建设岁月追忆
发布时间: 2010-07-08    作者:王庭芳 盛诗晓 韩玉敏    来源:国史网 2010-07-08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中原大地的巍巍太行山间,有一条缠绕于悬崖峭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的蓝色飘带。这飘带,虽然没有长江的浩瀚与壮阔,没有黄河的雄浑与博大,但它所凝结的精神却硬铮铮地穿透了时空,令人荡气回肠。这条蓝色飘带,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第一渠的人造天河——红旗渠!它是20世纪60年代的林县人民为了改变缺水境况而修建的一项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工程。红旗渠工程建设虽然已经是4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今天再回顾这段艰难岁月,它给予我们的仍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更多的则是前进的动力。

  修渠引水---林县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中原大地纵卧着巨龙一般巍峨的太行山。处于太行山南端的林县(1994年改称林州),是一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由于缺水,林县人民长期以来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县全境共有98.5万亩耕地,但水浇地却只有1.24万亩,其他耕地全都是靠天种植。遇上大旱颗粒无收,遇上小旱就薄收,小麦种植面积很小,产量也很低,亩产仅有七八十斤,秋粮也不过百把斤,老百姓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于是,千方百计找水、肩挑背驮拉水也就成了林县人祖祖辈辈生命中最沉重的记忆。

  据《红旗渠志》记载:林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其中跑2.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181个村,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94个村,跑5~10公里取水吃的有30个村,跑10~20公里取水吃的有两个村……一到干旱年头,到各个井旁等着担水的人们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家从天亮等到天黑,整整一天才能担上一担水。长年累月,用石头砌的井口都被麻绳磨出了一道一道的深沟。因为缺水,取水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甚至闹下人命的事情,与水有关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因为缺水,林县很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成不了家。因为缺水,林县人民养成了惜水如金的传统习惯,特别是有些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手洗脸、洗衣服,很多人只有在过年过节、走亲戚时才象征性地洗一下。到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辈子咱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一次,结婚时洗一次,死了再最后洗一次。越是缺水,人们对水的渴望就越强烈,当地群众甚至把对水的渴望融入地名、人名之中,诸如张家井、李家池、洪河、龙送水等等。连给孩子起名都带上水字,如男孩子叫水旺、水生、兴水、来水,女孩子叫水英、水莲、水娥等等。张买江——这个开始参加修建红旗渠时才13岁的林州农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60年红旗渠开挖时,张买江的父亲就上渠了,可没过几天,他就牺牲了。挑水的重担落在了张买江母亲的身上。有一次她到10公里外的池塘去“抢”水时被人挤入池塘。这位母亲挑着空桶回了家,一到家就把年仅13岁的儿子赶上了渠,并要求儿子:“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张买江就这样参加了修建红旗渠的战斗,奋战了整整九年。林县的昨天就是一部血泪与苦难交织的历史。但林县人民是坚强的,林县人民也是伟大的,他们没有在苦难面前屈服,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打倒,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勇敢地挑战大自然,改变着生存环境。红旗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

  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1954年杨贵任林县县委书记后,对林县缺水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并一一察看了林县历史上的水利设施,发现合涧乡还保留着一条明代修建的谢公渠,即明代万历年间知县谢思聪动员老百姓从洪山寺修建的一条小型渠道。它虽然只有一尺宽,却能将泉水引出山外,解决了18个村庄群众的吃水问题。为了感谢这位知县,当地群众把这条渠称为“谢公渠”,并修建了“谢公祠”,还载入了林县历代县志。随后不久,杨贵给林县县委成员介绍了县志中关于这条渠的有关记载,大家都深受启发。林县县委成员大多数是林县人,都有缺水苦难的遭遇,所以大家对解决林县干旱缺水问题很快就形成了共识。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县人民想方设法兴修水利,打旱井,挖池塘,修渠道,引山泉,成功修建了英雄渠和南谷洞、要子街、弓上三座大水库等工程。

  1957年,任村区委还发动群众将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从南谷洞引水未修成的26公里渠道建成通水,并起名叫“抗日渠”。任村桑耳庄村党支部为解决本村缺水问题,领导群众,把山泉引进村里,安了6个水龙头,使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成为轰动林县的特大新闻,不少村的群众赶到那里看“稀罕”,说“共产党会牵着龙王的鼻子走!”

  不过,尽管林县人民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却收效甚微。尤其是从1958年底到1959年5月,林州又遇大旱,河水断流,井塘干涸,水库枯竭,水渠变成了干渠。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当地的老百姓说:“挖山泉,打水井,地下不给水;挖旱池,打旱井,天上不给水;修水渠,修水库,依然蓄不住水。

  但是,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啊!”大旱,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人们的思索:到底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水的问题呢?经过再三思考,县委书记杨贵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把天上水蓄起来,把地下水挖出来,把境外水引进来”。经过认真思考和集体讨论,杨贵决定组织三个调查组,分头到山西境内进行水源考察:县长李贵一行沿淅河赴山西陵川县,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一行沿淅河赴山西壶关县,杨贵和县委书记处书记周绍先一行沿浊漳河赴山西平顺县和潞城县。

  通过深入调查和深思熟虑,1959年10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由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主持,对兴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进行专门研究。经过讨论,作出决定:北水南调——引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这就是“引漳入林”工程。会后,林县县委派出了35名水利技术人员沿漳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地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引水点:一是平顺县石城侯壁断下,也就是现在的引水地点;二是耽车村;三是辛安附近,比现在引水的地方要高得多,如果从这里引水,渠道可以从南谷洞水库大坝上过来,还能建一个高水头大流量的发电站,并把南谷洞、弓上、要子街三大水库连接起来,引水搞调蓄。后又经过多次复测和讨论研究,1959年11月28日,林县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第三次测量汇报,经过比较分析,大家都同意从辛安引水,并决定按此方案进行设计。

  与此同时,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林县从山西省境内“引漳入林”高度重视,春节刚过,也就是1960年2月3日他们就专门开会研究,并写信给河南省委予以答复,因为耽车村以下有赤壁断、侯壁断等几个大的跌水,要建水力发电站,同意林县从侯壁断下引水。

  修渠引水、北水南调是一个多么大胆的尝试啊!它不仅是祖祖辈辈受尽缺水之苦的林县人的共同夙愿,也是千百年来林县人民渴望重新安排林县河山、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不灭梦想!

    1. 红旗与渠
    2. 红旗渠与红旗渠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中华民族精神良性互动的典范
    3. 担责·负责·尽责
    4. 飘扬的红旗永恒的渠
    5. 1959年大旱与红旗渠的诞生
    6. 守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7. 干群同甘苦 就能创奇迹
    8. 7月8日
    9. “底线”的思考
    10. 让红旗渠精神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