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小岗村18户村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发布时间: 2010-05-31    作者:    来源:中国网 2010-05-31
  字体:(     ) 关闭窗口
   30多年前,小岗村的18家农户为了能吃饱饭,“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率先实行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他们写下的这段历史,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包产到户实现了小岗村的温饱,但一直没有解决小岗村的致富问题。近年来,小岗村开始进行以承包制为基础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集中经营,探索致富之路。如今18位村民已有逾1/3的人陆续去世,在世最年轻的也有60岁了。“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和严宏昌担任“大包干纪念馆”名誉馆长。

  致敬辞

  他们胸无点墨,却以本能击破乌托邦的狂想。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

  小岗村30年后重受关注

  沉寂多年的小岗村再起喧嚣。

  金秋时节,胡锦涛在这里留下一句可能改写中国农村命运的话:“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租地建成的葡萄园、蘑菇大棚,养猪场,这些在小岗村已成旧闻的故事,作为土地流转的模型而被密集报道。

  放眼全国,最早践行土地流转的并非小岗,最成功的也不是小岗,但作为曾经代表农村新生的耀眼符号,小岗无可争议地接过新的改革大旗。

  如何适度规模经营,胡锦涛以占地200亩的葡萄园的主人严德友为例说,要把土地租给那些想干事的人。而严德友租来的地,是老一辈村民冒着杀头危险从集体中分来的,其中包括他的父亲严俊昌。

  错字连篇的“生死契约”

  30年前,小岗村还是一个生产队,共20户115口人,过着“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生活。无论老幼,大多出远门讨过饭。

  更为凄惨的故事还在前头,大跃进和3年大饥荒,小岗村饿死了近一半人,有几户干脆死绝。整个凤阳县,官方记录是饿死9万人,而死里逃生的老人们说10万都不止。在那场劫难中,严俊昌的二弟也差点归西,救命的一把白面还是村干部特批的。

  穷则变,变则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没什么政治理念的18名小岗户主在一份错字连篇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杀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当时的干部有3人,严俊昌是其中之一,任生产队队长。

  事实上,这张载入史册的契约看起来很不起眼,纸是随手从小孩作业本上撕下的。现在存放于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内的那份,是被官方树为典型后重新书写的。

  18名户主还发誓,不向任何人说出去,亲戚朋友也不例外,谁泄密谁就不是他娘养的。对于农民来说,这种赌咒有时比摁手印还有威慑力。

    1. “累死干部也扶不起典型”为哪般
    2. 时代记忆
    3. 宁可坐牢 小岗村农民包产到户
    4. 习近平近日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
    5. 永葆敢为人先的改革气质
    6. 习近平考察小岗村 重温中国改革历程
    7. 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
    8. 警惕土地流转“走样”
    9. 深化农村改革重塑乡村价值
    10. 十六大以来中国发展历程述评: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