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5日—21日 全国劳动局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采取措施解决劳资纠纷,成立劳资协商会议,贯彻劳资两利、公私兼顾政策。
1951年3月5日 政务院发出关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指示。
△ 湘桂铁路来宾至南宁段修复通车。
△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归国华侨联谊会集会,决定成立中国人民救济马来亚难侨委员会。
1952年3月5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在五反中对工商户处理的标准和办法的指示》。指示提出对违法工商户处理的基本原则是:过去从宽,今后从严;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遍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
1953年3月5日 教育部颁布并试行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四科教学大纲和小学算术教学大纲的草案。这五种教学大纲是参照苏联各有关教学大纲,部分地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而编订的。
1954年3月5日 中共中央发布《中央转发西南局关于加强中等学校的领导继续加派干部的指示》。
1956年3月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和升级中有关生产资料的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的规定》。
1956年3月5日—8日 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年会,通过修改学会章程的决议。选举董必武为会长,沈钧儒为副会长。
1957年3月5日—2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同意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会议同意周恩来总理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会议经过详尽的讨论,认为:国际总形势是趋向和缓、趋向进步的。我国人民应该利用这种有利的形势和一切有利的条件,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艰苦奋斗,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国;必须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继续发扬民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国家政治生活,必须大力克服官僚主义;必须继续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并且在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与广大亚非国家的团结;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和扩张政策;主张用协商方法而不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努力实现和平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958年3月5日 广西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首府设于南宁市。1965年10月12日,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9年3月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成立。
1963年3月5日 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部长,五好战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准授予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月2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决定,追认雷锋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铺导员。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思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的题词是:一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同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罗瑞卿写给《中国青年》的文章《学习雷锋》。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也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从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
1970年3月5日 国务院拟定《关于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直属企业下放地方管理的通知(草案)》。同日,中共中央决定:大庆油田、长春汽车制造厂、开滦煤矿、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等2600多个中央直属企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
1971年3月5日—8日 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团长,叶剑英和邱会作为副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越南。
1979年3月5日 中共中央批转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萧劲光同志问题的复查报告》。《报告》提出:萧劲光同志是受林彪、“四人帮”打击迫害的,所谓“上了林彪贼船”的问题完全是张春桥蓄意制造的一桩冤案,应当予以彻底平反。
1980年3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指示》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2.7%,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占第120位。实行大地园林化,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是全国人民一项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长期奋斗目标。
1983年3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指示》,指出: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落后状况,至今还没有根本改变。为了迅速改变这种局面,满足城乡人民实际生活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商业在城乡交流、繁荣经济、组织人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作如下指示:一、在流通领域,长时期内需要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在办好国营和供销社商业、服务业的同时,应当把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零售商业、服务业作为今后发展社会主义商业、服务业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二、发展集体和个体零售商业、服务业,要搞好网点建设,本着“经济适用、布局合理、行业配套、方便群众”的原则,重点放在网点不足的地方。要疏通货源渠道。在价格管理上,要在国家物价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三、调整和改革国营零售商业、服务业的管理体制。坚决地有秩序地推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对大、中型商店,当前可以实行征税和利润递增包干上缴相结合的办法,也可以参照有关规定,实行利改税。对于二三十人以下的小商店,可以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国家征税、自负盈亏”。四、加速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五、加强对商业、服务业的领导和管理。
1984年3月5日 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制定这一条例的目的是加强国营企业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合法的经济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例共分六章四十六条,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1984年3月5日—23日 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巴基斯坦、约旦、土耳其和尼泊尔。这是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首次出访。
1986年3月5日 董必武、林伯渠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北京举行。
1987年3月5日—9日 全军妇女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解放军报》报道,全军10万女军人战斗在全军各条战线上,每10名军队干部中就有一名妇女,每4名专业技术干部中就有一名女军人。
1988年3月5日 《周恩来书信选集》、周恩来手迹和回忆文集《不尽的思念》在全国发行。
1989年3月5日 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拉萨制造了严重骚乱事件,他们打着“西藏独立”的旗帜游行,进行打、砸、抢、烧的破坏活动,甚至冲击政府机关,公然向公安干警开枪,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定。7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自1989年3月8日零时起,在拉萨市实行戒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具体戒严措施。次年5月1日国务院解除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戒严。
1991年3月5日 中国成为第五个获准在太平洋规定海域开发多金属结核的国家。
1993年3月5日—7日 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审议通过了八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高层人事安排的建议,同时还向全会报告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强调:在当前和整个九十年代,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个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按调整后的“八五”计划,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的平均每年6%调高到8—9%。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由原定的3.2%调整为3.5%(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由5.6%调整为10%左右(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第三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由9%调整为10%以上。全会认为:党政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条件,必须抓紧进行,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1994年3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正式施行。
1995年3月5日—18日 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大会决定任命吴邦国、姜春云为国务院副总理。
1996年3月5日—17日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了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条方针,即: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1998年3月5日—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和撤销那些直接管理经济的专业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执法监管部门。按照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部、委从40个减少到29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与办事机构也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李鹏为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胡锦涛为国家副主席,决定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张万年、迟浩田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为中央军委委员;会议选举萧扬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韩抒滨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同时通过了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和本届政府设立的29个部、委、行、署的部长、主任、行长、审计长、署长和国务院秘书长的人选。
1999年3月5日—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这一修正案,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曾培炎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1999年中央预算,同意项怀诚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00年3月5日—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等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2001年3月5日—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朱铭基总理向大会主席团分别提交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修改情况说明。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等文件;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决定》(2001年3月15日公布施行)。
2003年3月5日—18日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曾庆红为国家副主席,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2004年3月5日 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2004年3月5日—14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
2005年3月5日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2006年3月5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14日,表决通过了温家宝总理在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2007年3月5日-16日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通过《物权法》,强调国家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会议还通过《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制的统一。
2008年3月5日-1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调整变动机构15个,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习近平为国家副主席,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2009年3月5日—13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2010年3月5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实践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12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肩负亿万人民重托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盛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3月5日-1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2015年3月5日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2018年3月5日-2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栗战书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
2019年3月5日—15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2021年3月5日—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决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2022年3月5日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2022年3月5日—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